我們愿與國內外菌業界同仁共同發展,共創菇業的美好明天!
灰樹花溫室袋栽關鍵技術
河南省泌陽縣真菌研究開發有限公司---禹宗本
灰樹花屬中濕型菌,菌絲生長適溫25℃左右。一般北方地區在1~3月制袋接種培養,4~6月出菇。秋季9月制袋,11月出菇。
1.培養料選擇木屑以櫟樹、板栗、櫻樹等闊葉樹雜木屑為佳。顆粒0.5~2毫米,過細容易出現畸形子實體;過粗又容易使產量下降。適量(30%以下)添混一些針葉木屑效果更好。培養料也可使用廢菌床,一般可占培養料的30%~50%。
營養添加物主要有麩皮、玉米粉,以玉米粉較佳,用30%麩皮+70%玉米粉效果也很好。營養添加量一般占總干料重的20%~30%,過量添加營養容易出現畸形菇。
2.培養基配方
(1)雜木屑78%、麥皮15%、玉米粉5%、糖0.8%、石膏1.1%、過磷酸鈣0.1%,含水量64%,ph值5.5。
(2)雜木屑38%、棉籽殼38%、麥皮7%、玉米粉15%、糖1%、石膏1%,含水量64%,ph值5
(3)雜木屑30%、棉籽殼30%、麥皮7%、玉米粉13%、糖1%、石膏1%、細土18%,含水量64%,ph值55。
3.拌料、裝袋、滅菌、接種
(1)拌料。按配方稱足原料,干料先混合均勻,糖溶于水后摻入料中拌勻,加水量掌握在以手捏料指縫有1~2滴水流出即可。用指示劑測ph值為5.5,過酸加石灰,過堿加過磷酸鈣調節ph值。
(2)裝袋。采用17厘米×33厘米×(0.045~0.05)毫米聚丙烯袋。料裝袋后稍壓,松緊適宜,每袋濕料重約700克。袋口用喇叭口環和海綿塞蓋,也可用釘書機封口。
(3)滅菌。裝袋后馬上滅菌,滅菌時溫度盡快升到100℃,常壓滅菌100℃維持8~10小時,高壓滅菌121℃保持1.5~2小時。滅菌結束后,需待溫度下降至40℃以下方可打開,搬出菌袋,放在干凈的室內冷卻。
(4)接種。袋內料溫下降至25℃時即可進行接種,在無菌條件下操作。有套環的菌袋,中間打個孔,菌種放在孔中;沒有套環的菌袋,把菌種攪碎,放在料面,以菌種蓋滿料面為好,大約15~20克。
4.培養室內條件要求
(1)溫度。初期(接種后至菌絲生長1/4)28℃;中期(菌絲生長1/4至走透)25℃;后期(菌絲走透后)22℃。
(2)濕度。初期60%;中期65%;后期70%。
(3)二氧化碳濃度。二氧化碳濃度在0.3%以下。
(4)光照。初期、中期不需要光線,需暗培養,后期則必須有光照,但弱光即可。
接種后移培養室進行暗培養,室溫28℃。排放袋與袋之間隔離3~4厘米,以保證通氣良好,并有利散熱。接種后15天左右,菌絲生長加快,呼吸量增加,料溫會升高2~3℃,培養室溫度要下降3℃,為25℃。菌絲基本走透后,將室溫降至22℃左右,以避免菌絲生長過盛,而后勁不足。前期濕度保持60%,成品率高、污染少。后期濕度70%,有利原基的形成。
(5)通氣。前期不需要換氣,后期需要換氣,控制二氧化碳濃度在0.3%以下。
(6)光照度。初期、中期,以黑暗培養為好,如果在這期間常光照射,袋面會變成淺褐色,原基形成遲緩,甚至不能形成。
5.原基形成培養后期,給予一定的光照。在弱光(50勒克斯左右)條件下培養料表面即會有菌絲束形成,呈饅頭狀隆起。隆起部分會產生皺褶,顏色由灰白色漸轉為深褐色,并有水滴凝成,這時則宜移入出菇室。為促使原基盡量一致形成,在培養后期進行變溫處理,即降2~3℃,使原基一致形成。在培養料表面菌絲如結成膜狀而沒有呈饅頭狀隆起,原因可能是培養初期光照過度或滅菌時培養料變硬。
6.出菇管理移出菇室后約2~3天,把瓶子蓋去掉,袋栽若原基不是形成一整塊,就留最大的一塊,除去其余部分。若完全將袋打開,菌表的原基可能會分化為多個子實體,子實體細小,品質下降。
(1)溫度。子實體生育溫度范圍12~24℃,如果超過20℃生長會較快,但肉質會失去彈性,品質下降。適宜溫度16~18℃,生長時期相對較長些,但肉質好,有彈性和韌性。
(2)濕度。利用定時加濕器長時間在空氣中保持霧狀,維持濕度85%~95%,滿足灰樹花子實體生長對水分的需求,但不能過濕。菌床表面積水,會造成細菌污染,子實體腐爛;濕度低于85%,則生長緩慢,甚至停止生長。
(3)光照。必須保證光照適度,以免子實體變色,適宜的光照強度200~500勒克斯
(4)二氧化碳濃度。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必須在1500毫克/千克以下,1000毫克/千克為最佳,超過1 500毫克/千克,則子實體變薄、小、軟爛,因此要適當換氣。
7.收獲移出菇室培養15~20天,子實體菌蓋已充分展開,被面管孔形成初始階段即可采收。過早采收影響產量,過遲采收,菌蓋卷曲,影響商品質量?;覙浠ㄙ|地較脆,易折斷,要注意輕拿輕放?;覙浠óa品可鮮售,也可烘干或加工成鹽水菇出售。
客服電話:0396-7924423
工作時間:9:00-18:00 (工作日)
意見建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