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愿與國內外菌業界同仁共同發展,共創菇業的美好明天!
接種過香菇菌種的段木稱菇木。從接種到菌絲長滿整個菇木需8個月以上的時間。在這樣漫長的時間里,又多是靠自然溫度。因此,必須細心管理,使香菇菌絲在菇木中順利生長。
1.菌絲萌發定植與堆放保溫
接種后,香菇菌絲是否植入段木中,段木的水分不斷蒸發減少,接種時往往氣溫較低,要遵循科學管理,首先要保證菌種萌發定植,剛接過種的段木要上堆發菌。在發菌場地上,先墊幾塊石頭,然后像堆柴一樣一根一根地順著堆疊起來,這叫順碼式堆放。堆高1m,堆上蓋薄膜。薄膜上再蓋一層樹枝葉或秸稈。氣溫低時覆蓋物要厚些。這一階段主要應增溫保溫,使堆溫在25℃左右。遮蓋薄膜后,每3~5d趁中午天氣暖和時掀起通風。如有雨,雨后濕度大,更要加強通風;如堆中出現綠霉,除注意通風排濕外,還要翻堆;如堆內溫度超過30℃,還要去掉薄膜等覆蓋物。如揭開接種穴處的封口物,看到白色菌絲已向穴四周伸長,說明菌絲已成活生長;如菌種塊變成淡黃色并呈粉狀,說明太干燥,要適當噴水。
不論采用哪種堆放方式或堆放場地,接種后1個月左右,接種穴可充滿白色菌絲,這時應進行全面檢查。如接種穴封口物脫落,說明菌種成活情況不好;若穴內發黑,說明菌絲已死亡;木屑菌種呈黃色粉狀,系干燥造成,如補充水分仍可萌發。菌絲死亡的接種穴,應再補接新菌種。
2.菌絲生長期合理堆放
接種后的菇木菌絲萌發定植后,當自然氣溫已穩定在5~15℃時,要采取合理的堆放方式,創造適宜香菇菌絲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。
3.堆放時注意事項
(1)適當遮蓋,避免陽光直曬。
(2)粗的菇木在外面,細的易干燥的菇木在里面。
(3)場地、堆疊方式都要有利于通風,但又不能設在風口上。
(4)堆疊方式要因季節、地形、氣溫高低而異,兼顧溫度、通風,避免潮濕。
4.及時翻堆
菇木在漫長的菌絲生長期堆疊起來后,要經常進行翻堆。翻堆可把上下、內外的菇木互換位置,使菇木發菌均勻一致。結合翻堆,又可發現雜菌感染情況,并及時處理。翻堆時又要清理場地,減少病蟲害發生。
翻堆大多在雨后結合清場進行,初次翻堆在4月,此時氣溫尚低,翻堆后仍緊密堆疊。5月以后翻堆時每根菇木間稍留空隙,以利于空氣流通。(來源:中國食用菌商務網)
客服電話:0396-7924423
工作時間:9:00-18:00 (工作日)
意見建議: